猫肥胖综述:流行情况、风险因素、发病机制、相关疾病以及评估方法

猫肥胖的流行情况及地区差异

各地区研究结果

  1. 英国
    • 最低肥胖率:根据47家兽医诊所的数据,9.7%的猫超重,1.8%肥胖(Courcier et al. 2012)。
    • 较高肥胖率:格拉斯哥一项研究显示,28.8%的猫超重,10.2%肥胖(Courcier et al. 2010);伦敦一项研究中,48%的猫超重,4%肥胖(Russell et al. 2000)。
  2. 美国
    • 一项基于8159只猫的数据研究显示,28.7%的猫超重,6.4%肥胖(Lund 2005)。
  3. 新西兰
    • 1993年的研究显示,25.8%的猫超重或肥胖(Allan et al. 2000)。2007年的后续研究中,63%的猫被评估为超重或肥胖,但在5分制下转换为27.4%(Cave et al. 2012)。
  4. 澳大利亚
    • 一项涉及1042只猫的研究显示,26.2%的猫超重,6.6%肥胖(McGreevy et al. 2008)。
  5. 法国
    • 一项针对385只健康猫的研究显示,19%超重,7.8%肥胖(Colliard et al. 2009)。
  6. 荷兰
    • 一项针对22个品种展览猫的研究显示,45.5%的猫超重,4.5%肥胖(Corbee 2014)。

不同研究方法的影响

  1. 评估标准
    • 研究中使用了5分制、9分制和17分制的体况评分系统(BCS)。评分标准的不同导致了分类差异,如在同一研究中,9分制分类为肥胖的猫比5分制高出35.6%(Cave et al. 2012)。
  2. 样本规模与选择
    • 大规模研究(如Lund 2005)样本较多且地域分布广,数据更具代表性;而小规模研究(如Russell et al. 2000)可能更准确但易受偏差影响。
  3. 评估者的数量与训练
    • 评估者数量的变化(单一评估者与多名兽医)以及其专业训练水平,会显著影响评估结果的准确性和一致性。

猫肥胖的风险因素

1. 品种(Breed)

  • 目前没有明确证据显示特定猫品种因遗传因素更易肥胖,但一些研究发现,肥胖猫更常见于短毛家猫、长毛家猫、中毛家猫及混种猫。
  • 展览猫研究表明,不同品种的平均体况评分(BCS)存在显著差异,一些体型标准(如结实、宽阔、圆润)可能使某些品种更易肥胖。

2. 年龄(Age)

  • 肥胖在中年猫(5-11岁)中更为常见,可能与代谢率降低和身体活动减少有关。

3. 性别与生殖状态(Sex and Reproductive Status)

  • 公猫和绝育猫的肥胖风险更高。
  • 绝育导致代谢率和热量需求下降,同时会引起食欲增加和活动量减少,从而促进脂肪堆积。

4. 主人与宠物的关系及感知(Pet-Owner Relationship and Perception of Obesity)

  • 主人与猫的互动模式会影响肥胖的发生。研究表明,超重猫的主人往往更亲密地关注猫,但与猫的互动活动较少。
  • 主人可能低估猫的体况评分(BCS),从而忽视潜在的肥胖问题。

5. 饮食因素(Dietary Factors)

  • 饲养方式(如自由采食或定时喂养)与猫肥胖风险相关。例如,自由采食罐头食品的猫可能更容易肥胖。
  • 高能量密度食物(如含高脂肪、低碳水化合物的食物)和零食喂养可能增加肥胖风险。
  • 碳水化合物摄入超过某一水平时(“碳水化合物上限”),猫会自动减少能量摄入。

6. 环境因素(Environmental Factors)

  • 环境限制,如室内生活、缺乏活动、单猫或少猫家庭,以及没有狗同住,会减少猫的活动量,从而增加肥胖风险。
  • 特别是室内猫,因缺乏探索和运动机会,其能量消耗显著减少。

7. 环境与绝育的交互作用

  • 室内环境和绝育的结合会进一步降低能量消耗,增加肥胖风险。

猫肥胖的发病机制及相关疾病

1 白色与棕色脂肪组织的作用

哺乳动物体内的脂肪组织分为白色脂肪组织和棕色脂肪组织:

  • 白色脂肪组织:主要作用是储存能量,同时也是重要的内分泌器官。
  • 棕色脂肪组织:通过非颤抖性产热消耗能量,尤其在寒冷环境或饮食刺激下发挥作用。 肥胖时,由于能量摄入超过消耗,白色脂肪组织的堆积增加,导致多种机械性和代谢性后果。

2 肥胖的机械性影响

  • 过多的脂肪沉积和体重增加会导致:
    • 关节和肌肉的压力增加,可能引发跛行。
    • 呼吸功能受损和梳理行为受限。
  • 研究表明,肥胖猫发生跛行的风险是正常体重猫的4.9倍,尤其是在年轻、肥胖、已绝育的公猫中更易发生股骨颈骨折等问题。

3 肥胖的代谢性影响

脂肪组织不仅储存能量,还分泌多种激素和细胞因子(脂肪因子),影响代谢和炎症反应:

  • 瘦素(Leptin)
    • 功能:降低食欲、增加能量消耗。
    • 肥胖猫的瘦素水平高于正常猫,与体重增加相关。然而,瘦素水平降低可能导致减肥后的饥饿感。
  • 脂联素(Adiponectin)
    • 功能:增强胰岛素敏感性,促进葡萄糖代谢,减少肝糖异生。
    • 肥胖猫的脂联素水平低于正常猫,但减肥后会恢复。
  • 炎症因子:肥胖会诱导多种促炎性细胞因子的异常分泌(如TNF-α、白介素等),加重代谢异常。

4 肥胖相关疾病

肥胖会增加多种疾病的风险,对猫的生活质量和寿命造成不良影响:

  1. 内分泌与代谢疾病
    • 肥胖显著降低胰岛素敏感性,每增加1千克体重,胰岛素敏感性约下降30%。
    • 肥胖猫患糖尿病的风险为正常体重猫的4倍。
  2. 其他常见疾病
    • 肝脂肪变性、尿路疾病、皮肤病、口腔疾病和肿瘤。
  3. 凝血异常
    • 肥胖可能导致凝血启动速度加快,但具体机制需要进一步研究。
  4. 围术期风险
    • 肥胖猫的麻醉或镇静相关死亡率显著升高(>6千克的猫风险为正常体重猫的2.8倍)。

参考资料:

Tarkosova, D., et al. “Feline obesity-prevalence, risk factors, pathogenesis, associated conditions and assessment: a review.” Veterinární medicína 61.6 (2016): 295-307.

分类:

以济生物专注于猫、犬疾病模型的开发与CRO服务。作为国内首批从事猫疾病模型构建的专业公司,我们致力于为制药企业、科研院所和高校提供高效、精准的动物实验服务。

微信扫码联系创始人: